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時,對文藝工作者寄予厚望,其中談到文藝創作中存在“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這一論述一直激勵文藝工作者奮發篤行,潛心創作,力推精品。奮進新征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鼓勵廣大文藝工作者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貢獻文藝力量,不斷推動文藝創作從“高原”邁向“高峰”,是文藝界深入思考與實踐的時代命題。中國藝術報約請文藝界知名專家學者,結合文藝勇攀高峰的創作實踐展開討論,助力文藝建功新時代,再攀新高峰。
伴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網絡文藝形態多樣、活力充沛、前景繁盛。當前,作為新興文藝,網絡文藝與傳統文藝的創新性融合、與國外類似文藝實踐的交流互鑒持續增強,并于豐富實踐、規范發展、質量提升中彰顯其影響力;作為審美意識形態,網絡文藝守正創新、風正帆懸,在創作、傳播、接受和產業發展、功能發揮等方面呈現新特點、新風貌。在時代發展、社會進步的歷史潮流中,網絡文藝要進一步高舉旗幟、開拓進取,自覺運用豐贍藝術形象表征中國式現代化生動實踐,充分發揮新興文藝強大的審美功能。
發展現狀:
社會主義文藝百花園中的鮮艷花朵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改變了文藝形態,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藝類型,也帶來文藝觀念和文藝實踐的深刻變化?!辈娬{“要適應形勢發展,抓好網絡文藝創作生產,加強正面引導力度”。這一重要講話正式提出了普適、規范的“網絡文藝”概念,并極大促進了網絡文藝實踐的繁榮發展。時至今日,伴隨數字文化范式轉換和“互聯網+文藝”深入發展,網絡文學、網絡劇、網絡綜藝、網絡電影、網絡紀錄片、網絡音樂、網絡動漫、網絡游戲等網絡文藝的典型形態在創新發展中涌現一大批優秀作品,同時,“云文藝”的豐富化與常態化、文藝性短視頻和網絡直播等“泛”網絡文藝的風行,以及互動藝術、虛擬藝術、AI藝術的前沿探索等,共同突顯了新興文藝之“新”的諸多特征、品質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尤其是,經過新時代十年顯著的、全方位的快速生長,網絡文藝已發展成為社會主義文藝百花園中的鮮艷花朵。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51億,手機網民規模達10.47億;在網絡文藝相關方面,網絡視頻、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網絡游戲的用戶規模/使用率分別為9.95億/94.6%、4.93億/46.9%\7.28億/69.2%、5.52億/52.6%。對網絡文藝發展來說,龐大的數量“硬核”蘊含引發質變的強大動能,換言之,龐大的數量及其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為網絡文藝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并帶來創作、傳播、接受等方面深刻的變化。特別是,從數字文化范式轉換的維度看,互聯網大發展為網絡文藝創作生產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從縱向比較和橫向參照的維度看,情感體驗、思想觀念、價值理念和藝術形式等方面的新變化、新特征體現了網絡文藝有別于傳統文藝的審美現代性,也突顯了有別于國外類似文藝實踐的中國特色和中國經驗?! 嵺`表明,網絡文藝快速發展得益于技術、藝術、媒介、社會、文化、傳播、產業、用戶等的矢量合力作用,更離不開黨和國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動。比如,2015年出臺的《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指出:“大力發展網絡文藝。網絡文藝充滿活力,發展潛力巨大?!?021年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在“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工程”中將“網絡文藝創作傳播”列入“文藝精品創作”重大項目;2022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提出“鼓勵引導網絡文化創作生產”,實施“網絡文藝創作傳播工程”。這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網絡文藝繁榮發展的高度重視,也彰顯了網絡文藝日益增長的影響力。與此同時,在豐富的實踐中,廣大網絡文藝工作者自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釋放生產要素潛能,并以清新的青春語態、昂揚的創新姿態不斷推動網絡文藝發展邁上新臺階,充分展現了網絡文藝蓬勃發展的朝氣與活力。
感應時代:
與社會進步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指出:“古今中外,文藝無不遵循這樣一條規律:因時而興,乘勢而變,隨時代而行,與時代同頻共振?!睂W絡文藝來說,新時代的十年是蓬勃發展的十年。一方面,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為網絡文藝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網絡文藝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網絡文藝發展提供了豐厚滋養,中國的對外開放為網絡文藝發展拓寬了國際視野。另一方面,作為與時代生活緊密關聯的藝術形態,網絡文藝貼近生活、貼近人民,敏銳感應時代要求,熱忱描繪新時代社會生活的生動圖景,在積極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個性化審美需求的同時,也迎來自身發展的“高光時刻”。換言之,網絡文藝表征時代,時代也成就了網絡文藝,網絡文藝在與時代的同頻共振中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發展的典型意義。
實踐表明,藝術的豐盈源于生活。伴隨時代發展、社會進步,網絡文藝在技術賦能、藝術新變、質量提升、產業發展、藝術傳播、責任擔當等方面展現新風貌。尤其在如火如荼的實踐中,網絡文藝突出創作生產的中心地位,呈現出鮮明的審美現代性特征。比如,價值導向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題材、類型上不斷探索創新,表征生活的能力日益增強;創作上穩量提質,精品化生產促進品質提升;技術上升級迭代,深層次融合持續賦能創新發展;產業發展上強化IP開發,全產業鏈運營提升價值效益;文藝“出?!鄙戏€步推進,從原初較單一的內容“出?!敝鸩竭M階為內容、版權、平臺、模式、文化等復合“出?!?;審美取向上強化有意義、有價值,讓有溫度、有質感的內容贏得口碑和市場;責任擔當上創先爭優,積極助力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此外,在發展版圖中,新文藝組織和新文藝群體迸發新活力,新形態與新業態不斷涌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煥發新風采,現代傳播格局和體系日益完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得益彰,綜合治理營造清朗網絡空間。這些鮮明特征展現了新興文藝蓬勃向上的發展圖景,也為網絡文藝的功能發揮奠定了堅實基礎?! ?/p>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作為社會主義文藝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文藝以介入生活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表征時代的廣泛性與深入性,熱忱描繪時代氣象、講好中國故事。特別是伴隨中國式現代化顯現于當代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以及當代中國人日常生活、思想情感、審美趣味等各個方面,網絡文藝以富有創造力的審美話語全景式地展現了時代生活的精神地形圖。借由藝術表征的豐富信息,我們可以更好地“讀懂中國”,并從這一色彩斑斕的精神地形圖中更好地感受和體會中國式現代化所寓含的深刻意旨、價值意蘊和強大力量。
功能發揮:
中國式現代化的審美表征、價值彰顯
半個多世紀前,即使“腦洞大開”,人們也難以想象,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互聯網的影響呈指數級增長,并水銀瀉地般滲透到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層面,業已成為一種巨大的塑造性力量。其中,如果說以廣播電視為代表的“電子文化”是對以語言文字為代表的“印刷文化”的突破,那么,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文化”則帶來了更劇烈、更深刻的范式轉換。而作為數字媒介革命帶來的重要后果,網絡文藝因“網”而生、向“網”而盛。時至今日,在與傳統文藝的關系中,網絡文藝既從傳統文藝中不斷汲取豐厚滋養,又給傳統文藝帶來日益明顯的反向影響。我國網絡文藝盡管起步晚,但發展快,尤其是新時代十年來,網絡文藝在躋身當代中國文藝主流行列的同時,還以生產規模、題材類型、藝術特征、創作實績、價值觀念、評價標準、發展前景等方面鮮明的中國特色而彰顯出特殊的存在意義和價值。當前,在新的媒介生態、藝術生態和產業生態中,可以說,網絡文藝與傳統文藝創新性融合、與國外類似文藝實踐交流互鑒的過程,是其審美現代性日益展現的過程,也是其審美功能充分發揮的過程。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初步構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踐的思想結晶,蘊含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多方面的豐富、深刻內容,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的當代發展和新飛躍。在文藝領域,中國式現代化所寓含的特性、要求、價值等必然要通過審美轉換,投射、凝聚在審美表意系統之中。這意味著,網絡文藝的繁榮發展必然要積極表征中國式現代化的豐富內涵和深刻意蘊,充分發揮求真、向善、尚美的獨特功能?! ?/p>
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網絡文藝的審美表征和功能發揮蘊含緊密關聯的三重邏輯。簡要說來,一是科學理論的邏輯。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探索和實踐中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重大成果,是黨的二十大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對網絡文藝來說,其審美現代性與中國式現代化一脈相承、義理相通,換言之,中國式現代化鑄就了審美現代性的價值規定,寓含著文藝發展的規律和使命,是網絡文藝創作生產的指導思想,也是新興文藝彰顯其表征未來能力的精神引領。二是藝術實踐的邏輯。中國式現代化植根中華沃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踐的思想結晶。如果說,時代生活是一條滔滔奔涌的河流,那么,中國式現代化即是網絡文藝創作生產的航標。在藝術創作與時代生活的關系上,伴隨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和拓展,網絡文藝必然要多方位展現新時代的豐富場景和精神氣象。在審美關系和現實關系的關聯中,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征、屬性、本質要求、價值取向、實踐品格等必然要呈現在形象表意系統之中,并作為時代生活的審美鏡像,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思想觀念、審美趣味、價值理想等帶來深刻影響。三是價值取向的邏輯。中國式現代化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對網絡文藝來說,作為歷史性范疇的審美現代性具有不同于西方的內涵和規定性。特別是,在價值、功能的維度,西方語境中的審美現代性多指一種與社會現代性相對的張力性存在,具有鮮明的“批判性”,而中國式審美現代性突出表現為“協同性”,其藝術表征是現實生活關系在審美關系維度的顯現和表達,維護和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發展是其基本要求??梢哉f,以上三重邏輯體現了基礎、路徑、目標的有機統一,是新時代網絡文藝審美表征和功能發揮的現實要求,也是新時代網絡文藝自身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路徑?! ?/p>
新時代、新征程,新文藝、新風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中國人民在新的考驗和挑戰中創造光明未來的時代,也是中國人民拼搏奮斗創造美好生活的時代?!痹谝灾袊浆F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網絡文藝創作生產要進一步向著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敞開,從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中提煉主題、萃取題材,全方位、全景式呈現新時代的恢弘氣象,并用跟上時代的精品力作,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充分發揮新興文藝的審美功能,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豐沛的精神力量。
(作者彭文祥系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副學部長、教授、博士生導師)